□本报通讯员 李佳静 王新宇
初秋的杭锦后旗陕坝镇,建设热潮涌动。20万吨钻井泥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厂区内,巨型设备陆续完成安装;广袤田野之上,高效农业与整齐排列的光伏板相映成趣;房前屋后,一排排清洁取暖设备整齐划一……一幅能源与资源绿色转型的壮阔画卷正在河套平原腹地徐徐展开。这一切,正是陕坝镇紧紧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战略定位,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奋力推进的生动写照。
陕坝镇地势平坦开阔,光照充足,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陕坝镇大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已实施16个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并网,单村全容量年发电量约8.2335万度,上网电价0.28元每度,村均年收益约2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发电量约505万度,收益约141.4万元。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不仅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产生的收益更是为村集体经济蓄势赋能、持续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拥抱新能源的同时,陕坝镇着力推动传统能源的绿色嬗变,大力开展清洁取暖工程建设,实施“煤改电”项目,将能源革命的红利延伸至千家万户。“煤改电”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以来,共计改造19个村3417户,采用空气源热泵设备取暖,既安全、干净,又经济实惠,显著降低了冬季大气污染,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一个采暖季下来,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比以前烧煤干净省事多了,费用还差不多,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添煤看火了,屋里的空气也明显变好了。”
在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升级方面,陕坝镇积极引入节约、环保资源企业,促进能源和战略资源产业绿色发展。高峰村年生产1.2亿块新型烧结砖瓦厂和年处理20万吨钻井泥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便是生动实践。砖厂于2023年建成投产,现在年处理最大吞吐量达30万吨,年产值2000万元,增加税收472万元。可将周边的建筑垃圾、渣土经过彻底粉碎、沉化、烧结、烘干等加工流程后,形成了新型烧结砖,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年处理20万吨钻井泥浆废弃物项目是通过处理固废钻井泥浆,将废水经复合微生物处置工艺净化成为国家标准用水,可用于苗木基地灌溉和盐碱地改良;80%的污泥能作为砖厂原料,剩余部分则发酵为营养土,真正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杭锦后旗清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咱们不仅要把泥浆‘吃干榨净’,更要让这个项目成为带动村里发展的‘动力源’,建好后既能增加就业岗位60个,又能实现税金1300万元,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重大项目落地、服务企业发展的沃土。陕坝镇深化“放管服”改革,甘当“店小二”,为重点能源资源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审批和全程代办服务。建立镇领导包联企业机制,“点对点”精准解决项目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年内完成东线产业带产业路修缮,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让企业安心扎根、专注发展。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陕坝镇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发展机遇。”陕坝镇党委书记陈广林表示,“我们以‘五大任务’为总抓手,坚持项目为王、创新引领、环境筑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旗委每一项部署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陕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