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科技助力野生动物保护

作者:徐雅彤

本报临河讯(通讯员  徐雅彤)7月28—29日,市资源保护中心联合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在白彦花镇小山咀放归9只经救助康复的野生动物。此次放归的野生动物包括1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秃鹫,1只长耳鸮、3只游隼、4只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按照野外放归要求,工作人员对每只动物进行了健康评估和行为能力测试,包括捕食、飞行等生存技能,确认其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后,予以放归。此次放归活动中,科研人员为1只秃鹫和3只游隼安装了卫星追踪器,可以实时监测其活动轨迹和生存状况,精准评估放飞效果,为后续野生动物救护和放归工作积累经验。

下一步,市林草资源保护中心将联合各旗县区林草局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救护体系,优化从接收、治疗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同时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