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用心用情书写残疾人事业暖心答卷

作者:张改清

本报临河讯(通讯员  张改清)今年以来,市残联积极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职责,积极回应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用心用力用情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暖心答卷。

教育就业,点亮残疾人人生梦想。对招收17名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按照每招收1名学前儿童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的标准,给予3.4万元的资金补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下拨旗县区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42万元,完成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507名,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99.61%;积极开展“走访企业拓岗”活动,全市累计走访企业16家,开拓岗位37个;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8家,共安置67名残疾人就业;投入资金18.75万元,完成382名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107.61%;组织开展14场线上、线下残疾人招聘会,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

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不断提高精准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需求。今年上半年,共组织来自9家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的16名康复师参加全区培训班,并对54名孤独症照顾者使用工具箱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回访;落实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审核工作,对我市新成立的3家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评估复审;314名各类残疾儿童得到及时康复救助和服务;组织开展第26个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孤独症日宣传教育活动和启明行动救助弱视儿童项目工作,对0—17岁人工耳蜗项目需求情况和唇腭裂患者开展调查摸底筛查。

托养服务,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投入99万元对66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目前已为377名残疾人提供服务;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12家企业进行奖励,为6家获评4A、3A和2A级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发放奖金。

民生保障,服务残疾人贴心便捷。认真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工作,共为24294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807.7875万元,为26193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936.0375万元,累计发放3743.825万元。开展各类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活动,全市各级残联共走访慰问306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慰问金52.65万元,发放慰问物资价值80.95万元,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对全市已纳入监测范围的383名残疾人进行跟踪监测和帮扶,准确掌握目前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并积极落实下一步帮扶措施。

无障碍建设,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投入资金76.875万元,对全市15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修建轮椅坡道、改造厨房、卫生间设施、安装室内外扶手等,目前已完成改造120户。完成“跨省通办”办理残疾人证459个,解决残疾人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督促旗县区残联会同医疗评定机构开展入户上门办理残疾人证47次,为392名智力、精神和出行困难人员办理残疾人证。

文体活动,绘就残疾人多彩画卷。投入5万元,用于市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基地建设,加强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选送作品参加故宫文创融合馆展示活动和“大爱北疆·多彩人生”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非遗文创作品交流展等;选派部分智力、视力残疾人参加全区文艺汇演、歌唱比赛;组织开展第35次全国助残日、“牵着蜗牛去散步活动”,举办残疾人大型文艺汇演;选送的两名盲人运动员在2025年全国盲人柔道锦标赛中分获70公斤级J1和J2项目冠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