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 紧扣主线强根基 凝心聚力谱新篇

作者:市民委

日新月异的城市

《江格尔》传习所

国防教育实训基地

“铸牢”主题公园

风电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近年来,乌拉特中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到全旗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实施“政治引领”工程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落细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始终做到想任何问题、作任何决策、干任何工作都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来展开。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顶格统筹、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乌拉特中旗多次召开旗委常委会会议、旗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制定出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分工方案》《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的分工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推动全旗上下聚焦聚力、全面覆盖、深入具体抓落实。

        强化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典型引领和工作保障五项机制,要求各级党组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本单位、本系统重要议事日程,写入各部门各单位“三定”规定,列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政治考察、旗委巡察和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重点内容,不断压实责任、强化自觉。

        强化督查考核。组建10个专项工作督导组,常态化对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主线工作进行实地督查指导,要求责任主体限期整改、提档提标。同时,将此项工作列入实绩考核重点指标,纳入旗委组织部部长和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督查督办重点工作事项,一体化、同步式督查问效、考核问责,推动主线意识落地落实。

        实施“凝心铸魂”工程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实质和内涵,真正做到知其言明其义、知其然明其理。

        在理论研究方面,县级领导带头开展中华民族探源、民族交流融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等课题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打造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北疆文化、国防教育等4类分众化品牌课程,川井国防教育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德岭山镇四义堂村被命名为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在理论教育方面,着力抓好群众、干部、青少年、社会4类教育,建好实体化、网络化两大平台。今年以来,旗镇两级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座谈、观摩学习160余次,举办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4期,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100余场次,覆盖各族干部群众6万余人次。

        在理论宣传方面,用好各类宣传载体,在公共场所、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展板295处,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三个离不开”“五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实施“交融互促”工程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感可及

        聚焦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构建起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做好“共创”的文章。有形有感有效实施“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主题“十个一”工程,歌舞剧《我的家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实施《江格尔》传习所、民族团结连理林、“金石交”融创商业街、红石榴主题公园等一批示范工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向纵深发展。

        做好“共融”的文章。以“六联共建”为载体,组织12个苏木镇开展农牧结亲活动,构建起“组织联建、生产联促、活动联谊、资源联享、困难联助、生态联护”新格局。以“9+N”创建工作为载体,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以“党政军警民企”联创共建为载体,大力实施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兴边富民、帮扶强边、共建稳边“五边行动”,有力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做好“共享”的文章。乌拉特中旗第三小学和第五幼儿园建成投用,旗第一中学教学楼及宿舍楼建设、旗幼儿园校舍提标改造等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旗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旗。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搭建“互联网医院”,建成医保基层服务站84个,并被评为自治区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示范旗。

        实施“富民强基”工程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更加坚实

        按照“产业规划、区域布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旗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乌拉特中旗立足能源经济、口岸经济和枢纽经济“三大定位”,着力开展“五大创建”,全力推动旗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以“一镇一品”为总体导向,以“三个着力点”和“五个关键环节”为主要任务,以加工和品牌为核心环节,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建设沿边农牧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以产业园区化引领驱动农牧业现代化。今年,全旗农文旅领域共实施产业类项目93项,总投资34.99亿元。

        聚焦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区和承接绿色载能产业集聚主阵地,以加工和制造为核心环节,以“一区两园”为重要载体,加快打造“十大产业链”(煤化工、硅基新材料、锂电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石墨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绿色石材、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数字经济),建设沿边工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旗工业经济领域开复工建设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48.1亿元。

        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目的地打造为核心,以发展国防教育、研学旅游、营地产业为抓手,构建“一个基地引领、五大板块支撑”的发展格局,建设沿边文旅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目前,正在建设骑兵军事文化拓展体验园区、海流图国防教育军事科技体验中心等7个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21亿元。

        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聚焦创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锚定“5575”创建思路,以加工和贸易为核心环节,围绕“两线三区”建设,正在建设S215公路、甘其毛都镇冷链物流中转库、敖德大型国际物流园区3个项目,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加快形成。

        聚焦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海流图镇南郊森林公园建设及南郊、西郊拆迁整治工程全面铺开,实施绿化工程1000余亩;正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海流图镇再生水管网改造等5个项目,各族群众身居“鸿雁故乡”“草原新城”的自豪感持续增加,满意度不断提升。

        本版文图由市民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