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书记讲给书记听”,本质上是促优培新的思想引领与经验传导。它搭建起一个经验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群众工作方法得以原汁原味的解读、贴合实际的探讨。这种“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机制,有效解决了政策传导中的“温差”“落差”问题,确保了党的声音精准直达基层末梢。
“书记讲给书记听”,要求主讲的各级书记不仅要“说得对”,更要“做得实”。台上与台下,书记与书记之间,就共同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在切磋中共同提升。这种“头雁”带领“群雁”的联动模式,将一个个分散的“经验点”串联成“方法链”,(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最终汇聚成强大的“合力网”,能够使好的工作方法的运用人群如滚雪球般壮大,实现从“一人会”到“众人能”的转变。
活动的成效,在于听讲的书记们将学到的“真经”有效转化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群众共识和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每一名参与者做好“转化”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民生福祉,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认同”,将对党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