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景莲)“我家3个羊圈每年出栏肉羊1900只左右,纯利润能达到18万多元,庭院经济让我们家更富裕了。”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前进村村民郭继平说。他是村里最早发展庭院经济的行家里手,采取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自己的20亩地种植玉米、葵花等农作物,作为饲料养殖牲畜,牲畜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又转化为农作物的有机肥,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杭锦后旗陕坝镇城西村自2010年起在四组、六组发展庭院养牛。如今走进城西村,家家小院规划建设了整洁的牛舍、干爽的草料棚,实现了院净、牛壮、人舒心。村党支部书记辛世宽说:“目前村里户均存栏10头牛,不少农户年增收稳定在2万元到3万元。房前屋后养好牛,省地省力还致富。下一步,我们会引入更好的品种,让小小庭院释放更大能量。”
近年来,我市立足农村资源优势,将庭院经济与养殖、特色林果、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盘活“方寸”土地激活特色经济,让农家小院变成富民增收的“聚宝盆”。
目前,我市已落实庭院经济7.61万多户、4.57万亩,其中发展种植1.36万多户、养殖4.58万多户、特色休闲旅游89户、特色手工业87户、完善生产生活服务1928户、多种产业结合1.47万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