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彦高勒讯(通讯员 苏培铭)今年,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关键觅食区、物种频繁活动边缘及水源地周边,科学布设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常态化监测工作,精准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及栖息地质量状况。
红外相机布设充分结合保护区地形地貌与物种分布特点,共投放了30台,采用24小时不间断触发拍摄模式,可自动捕捉并记录野生动物的出现时间、活动轨迹、群体规模。该监测方式不仅避免了人工巡查对野生动物的干扰,还能实现对夜间活动物种的有效监测,为后续物种保护研究提供连续、完整的原始数据支撑。
常态化监测工作开展以来,红外相机记录到鹅喉羚、岩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集群活动痕迹。这些监测结果表明,保护区近年来通过生态修复等措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动物食物资源充足,已成为珍稀物种重要的生存繁衍地。
下一步,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继续加大生物多样性监测力度,优化红外相机监测网络,不断拓展监测范围和深度,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珍贵的自然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