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
□本报通讯员 罗必鑫 杨新旺
郑鑫 文/图
近年来,磴口县各驻村工作队锚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在监测帮扶、产业增收、就业保障等方面发力,用实干实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渡口镇南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田普州就走进脱贫户张玉芳家中,一边帮她整理院落,一边详细讲解监测帮扶政策。“以前我的生活可是不行,没有收入,生病也看不起,自从工作队帮我申请了种植补贴、养羊补贴发展生产,现在收入稳定了,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了。”张玉芳说。
“我们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核心任务,完成了脱贫户、监测户两轮遍访,协助28人申请了种植养殖奖补、低保提标、房屋修缮等资金。紧盯监测户、脱贫户的生产、生活、医疗支出等状况,动态摸排研判,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田普州说。
今年以来,该县制定出台了《磴口县增强内生动力 提升发展能力 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磴口县贯彻落实“四个一批”要求 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工作方案》,依托“三级”包联机制、“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和“四下基层”方法,组织干部沉到村里大走访,点对点送责任、面对面送政策,把帮扶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户需要的人家。
各驻村工作队化身政策宣传员和民情网格员,队员们每天清晨就带着《防止返贫监测政策“明白纸”》走村入户,用村民听得懂的话解读收支监测、“两不愁三保障”等关键内容。他们拉着家常查台账、对着数据找隐患,把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3类人员摸清、盯紧,一旦发现新的监测对象,工作队立刻匹配帮扶责任人、定制帮扶计划,推动产业帮扶、小额信贷、危房改造等政策快速落地。“我们经常走访入户,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各项帮扶政策,现在已经安排了9个公益岗位,1户落实了金融帮扶政策,外出务工16户23人,为14人落实了务工奖补。”巴彦高勒镇北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姜树有介绍说。
今年1月至8月,磴口县各驻村工作队已协助50户 109人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帮助4户村民完成危房改造,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筑起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防火墙”。
就业是群众增收的“硬支撑”。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就业部门,把岗位信息送到村民家门口,还组织技能培训帮大家“长本事”。截至目前,已协助647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完成市级指标的110%;光伏公益岗、社区公益岗等安置 329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帮助村民申领务工奖补资金4.32万元、交通补贴1.8万元。无论是在家门口就业,还是去外地务工,群众的“钱袋子”都更鼓了。
“目前,我们已为全县2069户享受政策脱贫户、136户未消除风险监测户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惠民政策,小额信贷、公益性岗位、兜底性保障等实现全面覆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磴口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王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