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珂
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每一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丈量民生温度的精准“标尺”。近年来,临河区干召庙镇以“办好小事”为切入点,用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紧邻干召庙集镇的永华村曾长期受村庄道路照明不足的困扰。今年,永华村将安装路灯列为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18盏太阳能路灯被迅速安装到全村各组,实现了照明全覆盖,点亮了村民的夜间出行路。“安装了路灯,夜间出门方便多了!凌晨去地里、赶早去菜市场卖瓜果,安全又踏实。”村民赵文笑着说,“以前太阳一落大家就很少出门,如今每天晚饭后,广场上都是锻炼、散步的村民,可热闹了。”
不仅如此,永华村近两年还硬化了村文化活动广场,并向文旅广局申请安装了崭新的健身器材。如今夜幕降临,永华村灯火通明,村民们或散步锻炼,或围坐下棋,惬意自在的生活图景,成了乡村幸福的生动注脚。
在干召庙集镇另一侧的乌兰村,集镇南环线修路工程也于日前全面完工。据村党支部书记张有才介绍,这条南环线全长1.4公里、宽6米,其中主路宽4米,两侧护坡各宽1米。环线紧邻乌兰村一、二、三组,辐射周边1500亩土地,过去因年久失修,村民出行多有不便。“拉蔬菜瓜果的农用三轮车一上路就颠簸,尤其是西瓜、柿子这类怕磕碰的,刚摘下来还没运到主路,就磕碰得全是印子。”村民马奋平说。
为修好这条“运输主干道”,乌兰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村民和集镇商户主动出资助力,河套农村商业银行、乌兰村卫生院、中椒公司等也纷纷慷慨解囊。项目8月初启动挖槽,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主路路面铺设和两侧护坡整理,目前已全线通车。如今,崭新的水泥路直通集镇主路,不仅让村民出行更顺畅,更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题。“现在每天去地里都走这条路!以后卖瓜卖菜更方便,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马奋平的脸上满是期待。
从点亮出行路、畅通致富道,到完善休闲设施,干召庙镇的一桩桩民生实事项目,正是当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生动缩影。该镇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用心、用情、用力”的态度办好每一件“小事”,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乡村更宜居、群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