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娟
“以前这条水泥路坑洼不平,秋收拉葵花时会车都费劲,现在路修得又宽又平,葵花运出去既快又稳,心里别提多踏实了!”看着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水泥路,永生村村民脸上满是笑容。
新公中镇永生村原有通村水泥路因使用年限较长,路面出现多处破损、坑洼,尤其临近秋收,农用车辆通行、会车困难,不仅影响葵花运输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今年,村“两委”班子急群众之所急,将道路修缮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主动对接县、镇交通部门,积极争取道路修缮项目资金。经过多方协调与努力,最终成功推动道路拓宽修缮项目的实施。
施工过程中,村委干部全程跟进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目前,已完成全长6.5公里的水泥路修缮及2米的拓宽作业,路面平整宽阔,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及秋收运输难题,为秋收保驾护航。
自“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开展以来,新公中镇以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道路提质改造工作,累计为7个村修缮及拓宽道路47.34公里,切实打通群众出行“堵点”,为农产品运输搭建“便捷通道”,为乡村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筑牢交通基础。
除了修通“致富路”,改善村民活动环境同样刻不容缓。之前好些村的党员活动室冬天全靠烧火炉子取暖,温度上不来,党员开会、村民办事都受到影响。今年,镇党委共为6个村的党员活动室安装了空气能供暖设备。工人师傅们上门量尺寸、装暖气片、接管道,用不了几天就全部安装完毕。“有了空气能供暖,以后冬天再来这儿办事、开会、学习,不用受冻了!”一位党员说。
好政策还需“好声音”传递。这段时间,各村的宣讲员天天往脱贫户、监测户家里跑,与群众拉家常。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项目一张明白纸》及“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406户群众逐一讲解享受的补贴种类,从农业生产补贴到生活保障补助,清晰列明每一项补贴的具体金额。“咱们的医保补贴、种粮补贴,都是党给咱老百姓的实惠!”宣讲员的话语让群众听得明明白白,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
从修好“连心路”保障出行与产业,到搭起“暖心屋”改善活动环境,再到上门讲清“惠民账”传递政策温暖,新公中镇始终为乡亲们的急难愁盼下功夫。干一件成一件,办一件实一件,让大伙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凝聚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力量,共同建设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