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种植
□本报通讯员 谢佳卉
王泽浩 文/图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尚鸿林果科技有限公司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发展理念,在发展林果产业的基础上,盘活林下闲置土地资源,引入芍药种植,构建起“树上结果,林下开花”的立体发展模式,实现“果药双收”。
9月的林果基地,契丹香果挂满枝头,微风轻拂,枝叶摇曳。基地里,幼苗果树间2台铺膜机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随着机械的运转,滴灌带和地膜一体成型,在果树间整齐铺展,为接下来芍药的种植打基础。
“发展林下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地肥力,促进果树生长。去年,基地种植1300亩芍药、甘草等中药材,今年在塔汉其嘎查扩大种植规模,计划种植1500亩芍药。按现在每斤10元的市场价计算,5年后每亩芍药的收益可达4万元,芍药籽每亩收益约1万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乌拉特前旗尚鸿林果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斌彬说。
在传统果园管理模式下,果树行距间的土地长期闲置,易滋生杂草,增加管理成本。而芍药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土保水,减少水分蒸发,改善果园小气候。同时,芍药开花时能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提高果树的授粉率,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基地栽种的全部为1年生赤芍种苗,5年后便可作为药材售卖,且芍药市场风险较低、灵活性高,相较于单纯种植果树,收益显著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效益。
“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提升林果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让生态效益不断创造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一林多用、林下生金’,利用林下空间种植中药材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办主任邬海涛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发展5000亩~10000亩的林下经济,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高端林果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陈斌彬说。
一直以来,乌拉特前旗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现已建成经济林4万亩,培育标准化示范园5处,带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合作社13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建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处。今年,该旗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面积6629亩,产值预计可达6300万元。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乌拉特前旗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林下经济向纵深发展,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精彩篇章,正逐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