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科学课
□本报记者 张杰/文 张静/图
一幢幢教学楼掩映于绿树繁花中,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出琅琅读书声。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你追我赶、强身健体……走进巴彦淖尔的一所所学校,这样朝气蓬勃的景象随处可见。
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2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1.57万个,学位紧张、硬件缺失的矛盾有效缓解……一组组数据映照出全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2025—2035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把学校办到群众家门口,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筑牢公平之基,培育一大批德高业精的好教师,力促人人都能“上好学”,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公平质量双提升
8月28日,临河地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阳光分班”现场会举行。这次分班覆盖临河地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新生,采用“电脑摇号一键式分班”方式,全程在多方监督下规范操作。“电脑随机分配避免了人为因素。从现场分班到查询录取结果,每一步都公开透明,我们非常放心。”新生家长王丽说。
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全体系”“多模式”集团化办学,全面推进招生入学“信息化”,实现“一键入园、一键入学、阳光分班”,有力遏制“择校”“择班”现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强弱项、补短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构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格局;坚持优质均衡、统筹兼顾,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市政府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加挂“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巴彦淖尔市中学”校牌,使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
我市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成效突出,三年毛入园率达99%、高于自治区5个百分点,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审核认定。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2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乌拉特中旗进入全区首批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定行列。普通高中教育培优成果显著,考入“双一流”高校人数逐年攀升,群众对教育的信心越来越足。中职教育就业、升学“双丰收”,对口升学率和全口径就业率稳居全区前列。高等教育主动对接地方创新需求,积极参与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建设,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的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改革促均衡
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下课铃一响,乌拉特中旗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冲向室外和操场,在有趣的地面游戏区域和绿草地上尽情享受欢乐的课间时光。跳跳绳、打沙包、踢毽子……嬉笑声、呐喊声阵阵回荡。“过去10分钟的时候,我感觉时间有点儿短,去上个厕所就得回来拿好课本等待上课了。现在的15分钟课间里就可以带跳绳找同学们玩一玩。”该校五年级4班学生池梓赫说,趣味课间就是自己的“能量补给站”。
长期以来,我市将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点,坚持“五育”并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努力建设一批学风建设标杆校,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类比赛以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在全区率先推广课间时长延长至15分钟,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劳动教育也走进学校,学生们在校园内外参与种植、采摘等实践活动,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价值。一系列举措让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体育艺术、劳动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
强师兴教固根本
筑牢教育发展基石
今年3月,我市选派了20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到上海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研修学习。秋季学期,还将增派20名校(园)长赴上海研修学习。这种研修学习是加强我市校(园)长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我市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要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机制保障、教师培养培训、教师待遇保障等,不断提升教育系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深入推进京蒙协作教育倍增计划,争取到4所知名高校的110名研究生到我市支教,市本级每年培训校长、教师2万人次以上,及时补充紧缺教师500人以上,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持续提升、年龄结构持续优化。深化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和赋分办法,大力压减面向学校和教师的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事项,落实好尊师惠师各项举措。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全市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贺来虎及“全国优秀教师”乌兴花、张广宇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先进典型,为社会各行各业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与担当。
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新征程上,我市教育系统将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