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村:创新养殖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作者:李姚霖 荆苑虹

现代化肉牛圈舍

        □本报通讯员    李姚霖

        荆苑虹    文/图

        内蒙古保牛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乌兰图克镇前进村四组,占地面积1258亩。2024年建成5栋高标准牛舍,购入肉牛3000头,今年底将新建成牛舍2栋,采购肉牛6000头,实现年出栏肉牛3000头。

        秉承“绿色养殖、智能创新,打造中国牛肉生产新名片”的发展理念,该公司采用“秸秆养牛—牛粪还田—种植饲料”的循环模式,以西门塔尔公牛为主要品种发展肉牛养殖。这一模式既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企业始终坚持选用优质天然饲料,从源头上保障牛肉的高品质。

        “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养殖系统和数智化设备,可实时监测肉牛生长环境,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精准调配和投喂饲料,确保肉牛营养充足,有效提升生长速度与肉质品质。”公司综合部经理段东介绍道。

        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养殖场积极向村民收购玉米、玉米秆、稻草、秸秆等原料,并鼓励农户种植牧草,以产业发展惠及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养殖场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增收。

        来自乌兰图克镇前进村的村民王金海,原本常年在外务工。自内蒙古保牛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项目启动以来,他返乡入职养殖场,负责牛群的日常照料。王金海表示,这份工作不仅为他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生活质量也有了提升。

        接下来,内蒙古保牛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带动更多农户共同发展,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公司还将在肉牛养殖领域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创新模式,通过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推动养牛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经济繁荣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