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宝力格镇特色种植促增收

作者:侯旭佳

村民给西瓜地除草

□本报通讯员 侯旭佳 文/图

日前,笔者走进乌拉特后旗三支渠村青贮玉米种植基地,玉米秆笔直挺拔长势良好。村委委员李敏告诉笔者,现在的技术很先进,能够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精准提供水肥,既不浪费,又能让玉米长得好。

一旁的西瓜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瓜蔓上结满了西瓜。村民杨慧穿梭在田垄间,一边仔细查看西瓜的生长情况,一边拔起地里的杂草。杨慧说:“外出打工,有老有小的不方便,自从村里有了规模化种植基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一个月下来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受益也很知足。”

今年,巴音宝力格镇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利用土地连片优势,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通过“党支部搭台、企业传技、农户参与”的模式,种植了玉米、麒麟西瓜、西红柿、辣椒等农作物,引领2300户农户深度参与,将带动农牧民年均增收约1.3万元,“先富带后富,同走富裕路”格局加速形成,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2300户农户参与特色产业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建设20万吨辣椒加工厂,延伸产业链,继续打造‘乌后麒麟’、友联村甜糯玉米等特色品牌,努力将其打造成乌拉特后旗农产品的‘金字招牌’。通过延伸产业链和打造特色品牌,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全面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翻一番。”巴音宝力格镇副镇长郭乐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