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田间管理
□本报通讯员 高燕霞 贾甜
王丞 常懿 文/图
依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太空种子,明安镇成功打造了规模2万亩的丹参特色种植基地,为当地中药材产业注入澎湃新活力,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盛夏七月,明安镇台梁村七份子组2000余亩丹参花竞相绽放,淡紫与深紫交织的花串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幽幽药香沁人心脾。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背后,是“航天科技”的硬核支撑。“这些丹参长势喜人,关键在于种子的‘太空之旅’。这批丹参种子曾随神舟十四号在太空遨游半年,经特殊环境诱变,展现出显著优势,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核心药用成分丹参酮和丹参酚酸含量更是普通丹参的一倍以上!”项目引进企业——内蒙古自治区聚能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商植标说。
引入航天育种是明安镇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的又一创新实践。据了解,航天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等独特环境,高效诱导种子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进行优选培育。相较于传统育种,其周期短、变异率高,为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多样化开辟了新路径。
2024年,明安镇成功引进聚能药业,构建“企业+农户”订单种植模式。企业统一提供优质航天丹参种苗,并派驻专业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科学栽培。种植大户王俊强算了一笔增收账,“技术员预估亩产在6000斤左右,公司承诺按每市斤不低于1.6元的价格保底收购,算下来每亩收益比传统作物高出近三成!”目前,该模式已辐射带动千余农户参与,规模化种植面积近2万亩,成为富民强镇的重要引擎。“这里土质优良、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丹参生长。当地中药材种植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群众积极性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商植标道出了选择在明安镇发展航天丹参产业的原因。
近年来,明安镇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全镇33万亩耕地中,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8万亩,占比近四分之一,稳居巴彦淖尔市中蒙药材种植榜首,并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航天丹参的引入,正是该镇深化“特色种植+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落子。
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聚能药业投资建设的丹参初加工车间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投产后将实现丹参鲜品的就地清洗、切片、烘干,大幅提升产品效益。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草原药谷”明安镇的经济实力与品牌影响力将持续攀升,以航天丹参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壮美的科技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