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音宝力格讯(通讯员 米乐)今年以来,乌拉特后旗纵深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聚焦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的痛点堵点,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努力擦亮“诚信后旗、厚道后旗”金色名片。
通过制定落实涉企政策咨询一次性告知制、定期举办“亲清”政企恳谈会、建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会商联审机制、推行重点事项帮办代办服务等系列制度,系统集成涉企服务举措,目前已梳理形成涵盖82项具体事项的服务清单,着力打造“企业有需求、政府快响应、专业帮代办、服务高效率”的政务服务闭环体系。同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组织26个部门负责同志下沉服务窗口和业务一线,现场发现并推动解决政策更新滞后、流程冗余、宣传覆盖不足等16项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企业办事的便捷度。
深入践行“以‘诚’筑城、以‘信’赋能”理念,创新推出信用融资服务机制。通过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组织力量深入市场主体,精准开展政策宣导与需求摸排。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6166户。经严格筛选与推荐流程,940户企业进入申报清单,783户企业被纳入重点推荐清单。依托信用赋能与精准对接,清单内已有740户企业成功获得银行授信,724户企业实现贷款落地。累计授信总额达7.3亿元,发放贷款7亿元,切实为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显著提升信用服务可得性与覆盖面。
在全旗范围深化公职人员诚信教育,组织签署诚信承诺书,以公职人员的率先垂范,立身固本,引领全社会诚信价值导向。扎实推进“信用修复+”专项行动,精准帮扶3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红黑榜”动态管理及常态化公示机制,公示餐饮服务领域“红榜”单位4家、“黑榜”单位1家;依法依规曝光医保基金使用不规范单位10家;同步发布经审核认定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合规名单”7家,着力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共治格局,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社会诚信水平。
深入践行“四个离不开”招商理念,系统统筹项目招引、要素保障与落地服务全链条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主动“走出去”招商19批次、78人,覆盖企业56家;高效“请进来”接待来访客商64批次;成功举办专题招商活动,签约优质项目8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总投资额达50.04亿元。有力推动招商引资任务完成率超出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排名居全市第二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