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彦高勒讯(通讯员 王雅丽)近年来,磴口县人民法院立足诉调对接、指导调解、司法确认、诉讼服务四项任务,结合“四纵四横”工作法,做好矛盾前端多元化解,助力构建预防和化解并重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县综治中心建立了法官工作室,选配政治素质高、群众工作能力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法官和书记员团队,开展指导调解、司法确认、矛盾研判调解等工作。基层法庭根据各苏木、乡镇、农场综治中心运行情况,通过点对点指导、巡回审判、视频指导等方式开展对接工作,增强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与综治中心联合制定了《磴口县人民法院、磴口县综治中心关于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流程,畅通法院与综治中心对接机制。同时,在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等对外服务场所开展释明引导工作,对立案后或审理中认为适宜调解的,经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委托综治中心调解。综治中心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资源,通过“法院+综治中心+调解组织”联动机制开展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由派驻法官团队进行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审理。今年以来,磴口县人民法院委托或引导到综治中心调解案件22件,其中委托后成功化解14件,调解成功率67%,司法确认6件,由综治中心转诉讼程序18件,实现矛盾流转通畅,一站式解决。
对诉讼中矛盾较大,可能导致民转刑的案件,提请综治中心协调处理。今年磴口县人民法院参加县、乡综治中心组织的社会纠纷矛盾研判会11次,直接参与调解8次,针对高发纠纷类型(如农村土地、侵权争议、村务管理等)提出预警建议4条,为基层纠纷预防提供参考,诉调对接发挥了作用。
磴口县人民法院在县综治中心常驻法官团队,开展指导人民调解、矛盾研判等工作,助力矛盾前端化解、多元化解。选派刑事、行政、民事法官指导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筑牢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实现“法官+社区”全覆盖。今年以来,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通过参与调解、涉诉信访接待、司法确认等方式,开展指导调解28次。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法庭构建了以党委领导+“四所一庭一中心”+基层组织+代表委员横向调解网络,以类案调研+司法建议+调解指引+案例宣传纵向工作方法的“四纵四横”工作模式,使法院工作与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相结合,抓前端治未病,以有解思维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和预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