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法院司法助企优服务

作者:刘孟璐

本报五原讯(通讯员 刘孟璐)近日,五原县人民法院干警走进内蒙古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五原县兴农农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司法助企专项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干警们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与企业负责人、职工代表围坐一堂,开启“畅聊模式”。“劳务纠纷处理起来太棘手,该怎么破局?”“知识产权保护这块,我们总是犯迷糊,该怎么办?”企业代表们纷纷抛出在经营管理、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难题。面对这些急难愁盼,干警们化身“法律参谋”,结合一个个真实典型案例,从法律依据到实操方法,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并送上防范法律风险、合规经营的司法“锦囊”,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此次走访只是五原县人民法院司法助企的一个生动缩影。一直以来,五原县人民法院坚持立足审判职能,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多管齐下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普法课堂“精准覆盖”,筑牢法律“防护墙”。五原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总工会举办“聚焦企业用工风险与问题”法治宣讲课,严格按照全市两级法院劳动争议“四个一”创新工作要求,以“助企一堂课”为平台,针对企业用工管理、合同签订等高频法律问题,量身定制法律指导,推动企业依法规范用工,防范法律风险。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精准把握企业法律痛点,为企业提供“菜单式”司法服务,助力企业在合规经营的轨道上稳步前行,全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多元解纷“关口前移”,化解矛盾于未然。五原县人民法院建立“法院+工会+人社+司法+检察”五位一体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整合多方力量,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纠纷化解网络。通过源头介入、联合调解,把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阶段。

优化流程“减负增效”,守护和谐“用工路”。“打官司耗时又耗力”是许多企业的担忧。五原县人民法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简化程序、前置化解,为企业打造“低门槛、少诉累”纠纷解决渠道。设立劳动争议“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涉企纠纷,让企业维权更轻松。

协同研判“统一尺度”,提升司法“公信力”。五原县委政法委与五原县人民法院牵头召开专题座谈会,针对劳动争议案件裁判尺度、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实现信息互通、联合研判。通过一次次深入研讨,推动类案同判,让企业在司法审判中感受到公平与效率,进一步提升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五原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助企行动,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以更优质的司法服务、更坚实的司法保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