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乡镇”景色新

作者:高舒 刘子欢 崔伟

村道旁郁郁葱葱的果树

□本报通讯员  高舒  刘子欢

崔伟  文/图

村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夏日的临河区城关镇友谊村绿意翻涌,村民房前屋后,桃李压枝,梨枣飘香,放眼望去,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从2021年开始进行绿化整治工作,每户人家房前屋后都栽上桃树、杏树、李树等果树。村民自发栽种、养护管理,果子成熟后自收。近年来共栽种了8000多株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激发了村民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友谊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奇说。

友谊村现有集体土地90亩,近年来,友谊村高质量完成小油路、青春湖西出口等多条关键通道的综合绿化工程,让绿色成为出行的主色调。截至目前,全村总计栽植4000余株兼具适应性与观赏性的国槐、山桃、海棠、樟子松等优质苗木。这些挺拔的行道树与错落的花灌,宛如串联城乡的绿色项链,不仅构建起防风降尘的生态屏障,也极大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和乡镇形象,让通往城关镇的路变成畅行于绿意长廊的舒心之路。

远景村三组村民张建强家对面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杨树林,家门口的两侧是梨树和杏树,树上挂满绿莹莹的梨子和黄澄澄的杏。张建强一边吃着杏一边说:“我们这些果树苗全是镇里提供的,现在房前屋后种了五六种果树,目前有四种已经挂果。”据张建强介绍,以前村子一刮风到处都是黄土,现在家家户户栽果树,推门见绿,伸手摘果,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大家生活得更加幸福。

据城关镇林水站站长崔伟介绍,近年来,该镇植树造林工作主要注重村屯绿化、水系绿化、通道绿化几个方面,累计完成了28个自然村的村屯绿化果树更新工作,栽植桃树、李树、杏树、西梅树、123小苹果树等成品果树3万余株,栽植新疆杨、国槐、山桃等各类苗木6万余株。“三分栽七分养,城关镇每年在管护抚育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幼龄树每年至少浇五次水,按时开展除虫除草工作,在提高苗木成活率上下大功夫。”崔伟介绍道。

2024年,城关镇获评“自治区森林乡镇”称号。下一步,城关镇将持续开展添绿护绿行动,继续打造“森林乡镇”,厚植绿色家底,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