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五原讯(通讯员 张晨钰)近期,五原县审计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中,积极引入地理信息技术(ARCGIS、遥感技术等),推动审计方式向科技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审计监督效能。
遥感影像精准比对。审计人员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将其与项目申报的建设范围图、竣工图等进行精准叠加比对。通过专业软件解译分析,快速识别项目实际建设区域与申报范围、规划设计之间的差异,有效锁定是否存在虚报建设面积、擅自调整建设地点或范围等疑点问题,克服了传统审计方式在覆盖范围、精度和效率上的局限,避免抽样审计的盲区,实现审计监督“无死角”。
ARCGIS空间数据分析。将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的沟渠、道路、泵站等工程要素的空间位置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空间分析功能,核查工程布局的合理性、设施分布的合规性,发现并精准定位了部分项目是否存在土地撂荒、申报面积存疑等问题,为审计结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空间依据。
移动终端精准定位。审计组配备RTK深入田间地头,将竣工图导入手机奥维地图,依据前期遥感与ARCGIS分析锁定的疑点区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精准定位和现场取证,实地核实工程量、工程质量、设施运行状况等。通过“天上看(遥感)、网上查(数据平台)、地上核(实地核查)”的立体化模式,极大缩短了现场核查时间,优化了审计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