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巴音宝力格讯(通讯员 敖日格拉)今年以来,乌拉特后旗审计局将罚没收入管理作为非税收入监督的重要关注点,从罚没收入的“收入收缴流程、行政执法程序、罚没物品管理”三个核心环节精准发力,旨在推动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罚没管理体系,助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和财政资金运行效能。
紧盯收缴流程,力促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通过比对财政部门数据,2024年全旗罚没收入涉及25个执收单位,涵盖五大类。审计组通过核查被审计单位财务账目及罚没票据使用情况,验证罚没票据的票据号,核对票据的连续性。重点排查是否在执行罚款时,严格执行了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等规定;罚没收入是否存在长期滞留单位账户、应缴未缴,或擅自以各种理由减免、缓收等问题,力促罚没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增强政府财政统筹能力,为公共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严查执法程序,助推执法行为规范公正。深入分析行政执法台账数据,抽查执法案卷资料,重点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执行行业相关规定;是否存在处罚依据与违法行为失当、执法流程管控缺位、自由裁量权适用基准不当、案件久拖不决等问题。通过审计监督,推动执法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案程序,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细化库存管理,防范罚没物品流失风险。审计组将行政执法台账与罚没物品登记台账进行“账账”核对,同时将罚没物品登记台账与在库物品实地盘点结果进行“账实核对”,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账实不符、保管不善导致物品损毁或丢失,是否存在罚没物资入库、出库手续不齐全,处置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罚没物资保管是否存在底数不清、账实不符、长期未处置等情况。通过系统检查,推动执法部门建立健全罚没物品在入库、保管、出库等环节的登记制度和规范管理制度,排查风险隐患,提升罚没物资处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