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战斗堡垒 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作者:杨青

□本报记者  杨青

行走于巴彦淖尔,无论是在机关、企业,还是在社区、村镇,都能看到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企业生产热火朝天,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处处生机勃勃。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

强基固本  铸牢理想信念之魂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我市聚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开展集中学习3126次;市县两级举办读书班834期,开展专题研讨2663次;基层党组织深入落实“五学模式”(即上级组织导学、支部书记领学、党委派员促学、组织生活述学、民主评议评学),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1.3万余次。

组织实施“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领航前行等“六项计划”,推深做实基本培训,着力强化党性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市县两级完成党员干部基本培训3.7万余人次。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把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精准谋划,推进落实。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送教下基层,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党员讲给群众听”3800场次,覆盖党员群众2.1万人次。

党建领航  夯实基层执政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事关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稳固。我市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和长远之策,持续推进党建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力。

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建强居民小区党组织,健全“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联户长)”“铁三角”基层微治理工作,党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排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相关工作,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联户长)收集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简单矛盾纠纷。目前,全市共设置网格7937个,建立网格党小组3874个,配备网格员13113名,推选楼栋长(单元长、联户长)2.6万余名,形成“一网覆盖、服务齐抓、多元共治、平安共建”的网格运行体系。

持续深化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紧贴农村牧区、城市社区、机关单位、非公有制社会组织等8个领域的实际,优化完善“特色星”评分标准。全市堡垒支部达3317个,占支部总数的80.59%。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推进新时代边境党建“五边行动”,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联建共建机制。持续深化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企”联创共建,扎实开展“五同共建”活动,进一步凝聚守边、固边工作合力。全市6个抵边苏木镇全部成立联合党委,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52支,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7名(抵边嘎查村全覆盖),设立“党员中心户”125户,开通“强边固防直通车”20辆,常态化开展巡边拉练、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联创共建活动211场次,为群众办实事646件次。

创新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要做好“减法”和“加法”,才能更好聚人心、强基层。我市着力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基础保障、创新治理模式,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进行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加强规范化建设,持续精简便民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居民实际需求,推广“社区合伙人”服务模式,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商业服务机构、个体经营者、能人达人等多种服务类型入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51个社区与社会组织或机构合作开展养老托幼服务,36个社区有领办或合作的养老餐厅,13个社区探索开展社区领办社会企业。150个社区共有“合伙人”1200余个,基层治理力量进一步扩大。

深化物业党建联建。组建物业行业党委,住建部门牵头召集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行业党委—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党组织”工作体系。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652名社区“两委”成员、离退休老党员等兼任物业服务主体义务管理人员,吸纳37名优秀物业服务负责人担任社区“两委”兼职委员,构建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结对共建单位、行业监管部门五方协同共治机制。探索推行居民自管自治型、市场资源主体型、国企(社会组织)入驻合作型、社区领办兜底型4种管理模式,注重“一小区一策”分类指导,全面加强党对物业服务的引领。建立“红管家”服务模式,吸收物业服务企业职工、业主委员会委员、楼栋长等作为社区兼职网格员,解决小区内各类问题。

完善“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机制,推动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机关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采取党组织领办、党员结对等方式进行常态化帮扶,针对不同服务群体开展精准化、特色化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973个机关党组织、2.6万余名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民生实事3500余件、“微心愿”6000余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

岁月流金,党旗飘扬。在党旗的引领下,巴彦淖尔上下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奋发有为的激情,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