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缅怀烈士活动
□本报通讯员 吴莹 刘九维
宋姣静 文/图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始建于1943年,是为纪念五原战役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而建。在这里,每一块墓碑都镌刻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信念,无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
1940年3月20日午夜,五原战役打响。抗日将士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经过三天两夜的激烈战斗,共歼灭日伪军3400多人,最终取得胜利。这次战役,也被誉为“五原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个收复失地的战役,粉碎了日寇西进的野心,保障了西北。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内的纪念墙,记录着在五原战役中为国捐躯的679位烈士的名录。与名录对应的,是长眠于此的英雄们的墓冢。
“烈士陵园里埋葬着679名阵亡将士。墓冢像他们生前一样,以军人的方阵整齐地排列着。但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许多烈士的遗体并不完整,有的墓冢里是烈士的残肢,有的是他们生前用到的水壶、枪或者子弹。”五原县文旅公司讲解员王之妍介绍。
如今,五原抗日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众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干部职工和广大师生前来缅怀先烈。近日,五原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组织各地300多名学生走进五原县抗战纪念园开展研学活动。在抗日烈士陵园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带孩子们穿越时空回到烽火岁月。临河区八一乡总校学生王静宜说,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70岁的老党员李学军也时常来到五原抗日烈士陵园,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李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