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带领嘎查牧民增收

作者:贾甜 王泽浩 刘嘉欣

□本报通讯员  贾甜  王泽浩

刘嘉欣

近日,走进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一诺农牧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嘎查牧民王润莲和工友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对羊肉进行分割、切条、摆盘,然后进行风干。

“我是现金入股咱们合作社的,入股2万元,同时我也在合作社里做了一名烤工,烤一炉给我200块钱。”王润莲说。

沙德格苏木牧民大多以养殖牛羊为主要收入来源。苏木合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群众需求,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牧民”“联农带农”的方式,利用村闲置地,由毕克梯嘎查集体出资5万元,40多名牧民现金入股和以羊入股24万元,建设风干牛羊肉加工厂,主要生产风干牛羊肉、水晶羊背、手工羊肉水饺等产品。合作社主要以本村牧民喂养的牛羊为原料制作售卖,以达到农牧民、合作社、党支部“三方共赢”的效果。“合作社是今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开业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把牧民入股的81头羊全部卖了之后,又购回来股民的20多只羊,现在基本卖完了,累计销售额突破了10万元。”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长娜仁格日乐说。

合作社的风干肉因其独特的口感和绿色生态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嘎查的一张亮丽名片。合作社还通过“统一收购、屠宰及精深加工、品牌打造、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周边牧民的养殖积极性。“为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现在还在申请注册自己的商标品牌,提高咱们沙德格羊肉的知名度和销售力。”娜仁格日乐说。

两个多月的时间,一诺农牧业合作社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的强大生命力。未来,乌拉特前旗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更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带领农牧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