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市场监管局助企发展出实招

作者:刘欢 颜宇亮

业务办理

□本报通讯员  刘欢

颜宇亮  文/图

为了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省时省力更省心,打造行政审批质量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服务型窗口部门,今年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开展“暖企、强企、兴企、助企、活企”行动,助力临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临河区明兴木材加工厂负责人郝女士在临河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窗口办理“个转企”业务,仅0.5个工作日便完成注册登记,并领到了新的营业执照。“真没想到‘个转企’登记办理这么快,营业执照‘秒办’。”郝女士说。这也是临河区首例通过“直接变更”模式转型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个体工商户。

以服务“暖企”,激发市场主体增长活力为行动指南,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难点问题,推进开办和注销一站式服务改革,缩短审批时限,提高企业登记效率,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及税控设备、社保登记等一网申请、数据共享、多项联办,0.5个工作日办结,具体到领取营业执照压缩时限到1个工作小时,企业注销压缩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

以信用赋能“助企”,在提升信用建设上开辟新赛道。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从提交申请到修复完成,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像给企业做了一场‘信用急救手术’。”巴彦淖尔市蒙欣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布先生说。不久前,布先生的企业正巧有参与招投标的机会,但两年前因曾受行政处罚,公示期还未满,在参与招投标资格上受到限制。于是,他来到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快速完成了企业信用修复。

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尚永亮介绍,该局推行“两书同送”工作机制,即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通过“线下+线上”双通道修复模式,明确信用修复办理条件和流程,为失信主体提供高效便捷、权责清晰的信用修复模式,助力企业重塑信用新形象,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截至目前,已完成“两书”同送74份次,主动提醒和指导500余次,做到“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有效提升信用修复效率。

金融政策支持,是市场主体发展的源头活水,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信用服务效能提升,大力宣传推广“信用+个体蒙信贷”应用场景,以信用赋能的方式实施贷款扶持,为地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为市场主体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制定了《关于建立临河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着力保护企业创新成果推动知识产权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多项助企行动的开展,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增强了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后,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落实好“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助企行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为临河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市场监管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