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召庙法庭汇集多方力量高效调解纠纷

作者:杨泽宇

本报临河讯(通讯员 杨泽宇)近日,一场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发的土地纠纷,在临河区人民法院干召庙人民法庭联合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圆满解决,不仅保障了村小组集体权益,也让村民心服口服,真正做到了事心双解。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由于工作人员在丈量与核算环节的疏忽,村民李某家被多分了8亩土地。在后续的复核工作中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要求李某返还土地,李某虽同意返还土地,但双方就返还土地的等级和地块产生分歧。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法庭迅速行动,联合干召庙镇人民政府、干召庙镇司法所及“五人小组”成员组成调解队伍,奔赴旭光村。法官向涉事村民详细讲解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村民个人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必须基于合法合理的分配,多占土地属于不当得利,依法应当返还。同时耐心倾听村民的诉求,以法为据、以情动人,让村民认识到这场纠纷中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

“五人小组”凭借对土地情况了解的优势,开启“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模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让村小组集体理解村民对土地投入心血后的不舍,也让李某明白村集体维护公平公正的初心。经过数轮调解,李某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认识到自己起初的坚持虽情有可原,但确实不符合法律规定与集体利益。最终,他主动表示愿意按照村集体的要求,返还多分配给他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