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河讯(通讯员 施宗芳)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传统监管模式,创新推出“全链条式体检”服务模式,通过“预约服务+现场体检+培训指导+闭环整改”的监管链条,探索出一条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新路径。
预约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全链条式体检”服务内容涵盖校园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人员健康、食材验收、食品贮存、加工操作、餐饮具洗消、餐厨废弃物处置等11大项54小项内容。全市各级学校根据自主需求,通过电话、邮箱、微信等方式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定制预约“体检”项目,安排执法人员前往学校食堂提供上门服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个性“体检”服务项目,确保帮扶措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全市共有20所学校申请了预约服务。
现场体检,全面排查隐患。“全链条式体检”采取“边检查、边教学”的模式,执法人员与校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后厨,对厨房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从细节入手找病根,逐项排查风险点,通过“沉浸式”指导,让管理人员真正掌握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不仅逐项排查风险,还利用快检设备对餐饮具洁净度等关键指标进行现场检测,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针对发现的隐患,执法人员不再是简单开具整改通知,而是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违规操作的危害及正确规范,帮助从业人员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
培训指导,构建“1+X”区域联动培训体系。推行“体检一校、培训一县”模式。每完成“单校”学校体检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体检”当天,组织属地辖区所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现场观摩专题培训会,在被检学校食堂实地讲解、分析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实现“问题解剖+规范教学+区域警示”三重目标,切实提升整体区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闭环管理,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创新构建隐患分级整改体系,将问题划分为红色隐患(重大风险)、黄色隐患(潜在风险)、绿色隐患(轻微问题)三大类,分别实施每日督导、3日整改跟踪和立行立改措施。自“全链条式体检”服务开展以来,已累计排查整改隐患62处,排查出红色隐患2处、黄色隐患43处、绿色隐患17处,通过“云端报备+现场核验+线上巡查”三查联动机制,整改验收合格率达99%,构建“精准处置+动态跟踪+源头防控”的全链条治理模式。
“全链条式体检”模式成效显著,共筑安全防线。现已完成15家学校深度帮扶,开展区域培训会3场,惠及3个旗县区148所学校,规范操作达标率提升了40个百分点,提高了家长及师生对学校食堂工作的满意度。该模式的初步实践,催生了校园食品安全共建共治新格局,大幅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反复发生的概率,实现了监管效能和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的双提升,为构建让家长放心的和谐安全校园餐饮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