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结队的候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弋
□本报通讯员 张雅楠/文 柴廷欣/图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生态警务”建设,在一批批“生态警长”巡山巡护、严查严守的辛勤耕耘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暖春时节,位于获各琦苏木的前达门嘎查水库波光粼粼,宛若一颗镶嵌在群山之中的明珠,滋养着乌拉特草原这片热土。清风拂动,水面上数只迁徙的白天鹅或驻足享受静谧,或振翅击水飞翔,生动和谐的生态图景呈现眼前。
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小心翼翼守护在不远处,静静地观赏着这份宁静与美好。“每到候鸟迁徙的时节,我们会持续加大对候鸟迁飞通道、迁飞停歇地、繁殖地等主要分布区和集群活动区域的巡护、值守、排查力度,加强对辖区内各水库及重点区域的巡逻频次。”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巴音戈壁边境派出所副所长白开东表示。
观赏完美丽的白天鹅,民警们继续出发巡逻。眼下正是野生肉苁蓉、锁阳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不法分子盗挖的高峰期,由于其本身药用价值高,不少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节制地采挖,给生态造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影响。
“野生肉苁蓉生长环境在荒漠腹地,盗挖者不仅破坏地表、破坏稀有的植被,还会在这个过程中狩猎野生动物,一直以来,我们常态化开展生态领域巡逻,牢牢守住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白开东说。
乌拉特后旗位于祖国正北方,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边境旗(市)区之一,在山后牧区2.0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有着近200公里的边境线。基层派出所和边境派出所的“藏蓝身影”常年行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守护着祖国边境的祥和安宁,也守护着这些野生“精灵”。
“秉持着‘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的理念,探索协同联动、立体巡防、源头治理,打造‘生态警务’联勤警务模式,全力守护生态环境安全。”乌拉特后旗公安局生环食药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王喜表示。
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今,乌拉特后旗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行动,侦破生态环境领域各类刑事案件近20起,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有效形成了严打高压态势及强大震慑效应,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乌拉特后旗将接续奋斗、守正创新,深入推进生态警务建设,坚定不移用“平安蓝”守护“生态绿”,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