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北站装卸集装箱
□本报通讯员 刘佳 文/图
连日来,乌拉特中旗各大企业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穿梭,勾勒出一幅乘势而上、干劲满格的发展新画卷。
锦峰重工:年计划生产7万吨塔筒
“大家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安全确认,集中精力做好材料检查、设备调试等前期工作,为塔筒正常生产接续做好准备。”锦峰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妙明让早早来到车间,向大家强调安全生产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2024年的发展基础上,锦峰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持续加大设备投入,不断优化生产流程,让产能稳步提升。同时,积极培养内部人才,大力引进外部专业技术人才,主动对接市场需求,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为业务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2025年我们计划生产7万吨塔筒,目前有两个订单正在洽谈中。我们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妙明让介绍。
金泉北站:力争年均煤炭周转量提升20%
“嘟——”一阵低沉而有力的汽笛声打破了易大宗集团金泉北站内清晨的宁静,一列即将被装满煤炭的列车缓缓驶来。站内,2台大型吊车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将一节节装载煤炭的集装箱精准地搬运至运输车辆上。“目前我们已中转煤炭16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中转煤炭装卸量能达到450万吨。”现场管理员杨旭说。
今年,金泉北站持续优化作业流程,利用先进的智能调度系统,有效缩短列车在站停留时间,进一步提升煤炭周转效率,力争将年均煤炭周转量提升20%以上。同时,积极拓展外部业务合作,与周边至少4家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洗煤厂以及用煤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从煤炭开采、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全方位提高市场竞争力。
150万千瓦风储基地:争取6月底完成全部风机吊装
一大早,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现场就热闹了起来。生产运维人员邢恒祥就钻进预制舱开始工作。“去年项目首台机组并网,我全程参与,今年就盼着能把剩下的风机都立起来,早点全容量并网发电。”邢恒祥激动地说。
作为国内首批规模性采用10兆瓦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它自开工以来就备受关注。目前,已投用风机3台,16台风机全面吊装完成,剩余134台风机的吊装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去年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并网发电’的目标,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今年我们计划在6月30日前完成剩余风机的吊装并实现容量并网。”内蒙古蒙能宏风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军说。
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占地66.69公顷,建设容量1500兆瓦,新建15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3座220千伏升压站及配套工程。项目全容量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约54.4亿千瓦时,每年能节约标准煤约164万吨,减排烟尘约53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对推动当地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乌拉特中旗锚定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新的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行。